「巴哈因為歷史而偉大」,這句話似乎對他在創作方面的成就有貶抑的意思。事實上,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大概沒有人懷疑巴哈音樂的價值,但在巴哈生活的十七世紀,他的演奏卻遠比創作被看重,因此我們無法否認歷史讓巴哈的音樂偉大,時間的沉澱以及人類智慧的增長,幫助巴哈的音樂架構出雄偉完美的美學系統。

「音樂之父」巴哈在二十一世紀得到什麼樣的評價?他的音樂美學在蓬勃發展的音樂風格中,是影響力無所不在?還是只能侷限於傳統的歐洲宮廷音樂系統裡,只能成為學院象牙塔中的一種古董文獻?在二十一世紀,巴哈的音樂出現了怎樣的變貌?尤其是在講究即興、個性化的爵士樂中,巴哈音樂與爵士音樂產生了哪些形式的掛勾?是本文試圖要呈現的主旨。

對二十一世紀的音樂人來說,巴哈的音樂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意義,一種是「還原」、另一種則是「創新」。想要還原巴哈音樂的人,有鑑於時空的阻隔、文獻的闕漏,以系統化的知識分析歷史留下的線索,企圖拼湊出巴哈的全貌,探索巴哈當年真正的創作意涵。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風格轉變雖是歷史軌跡的必然,但將音樂剛性地分類成古典、爵士、流行、搖滾……,卻屬於音樂商業化的手段。這套模式長久下來,不僅將聽眾的品味類化,也框限了音樂人的視野。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因循商業音樂文化的音樂匠,少有能夠打破此機制籓籬的藝術家。尤瑞肯恩(Uri Caine)卻是一位能夠衝破樂種籓籬,顛覆既有框架,將古典與爵士放上同一平台量秤的高手。他的音樂並不是削弱古典、爵士特質,遊走中間地帶的跨界音樂;而是強調古典爵士融合,開展經典聆聽新視界的企圖之作。

尤瑞肯恩生於費城,與費佛(Bernard Pfeiffer)學鋼琴,高中時就有豐富的跑團經驗,待過瓊斯(Philly Joe Jones)、摩比利(Hank Mobley)、寇爾(Johnny Coles)、羅克(Mickey Roker)、波普(Odean Pope)、梅里特(Jymmie Merritt)、華盛頓(Grover Washington)等人為首的爵士樂團。進入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之後,尤瑞肯恩與羅屈伯格(George Rochberg)、克倫伯(George Crumb)兩位當代作曲大師學作曲,在豐富樂團經驗之外又具備了學院派前衛的創作觀念。

聲名在外的尤瑞肯恩,在校時不少爵士大師到費城,都會邀他同台演出,包括有赫巴德(Freddie Hubbard)、韓德森(Joe Henderson)、戈森(Benny Golson)、伍德(Phil Woods)、拜爾德(Donald Byrd)、JJ強森(J.J. Johnson)、圖倫泰(Stanley Turrentine)以及鮑威(Lester Bowie)等人。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台灣很爵士,4月同時有李敬子(Keiko Lee)以及渡邊貞夫(Sadao Watanabe)來華,6月還有寇特尼派恩(Courtney Pine)、木住野佳子(Yoshiko Kishino),7月則有查理海登(Charlie Haden),其中以日本爵士藝人佔了多數。其中,4月1日國父紀念館的李敬子演唱,以及4月30日國家音樂廳的渡邊貞夫演奏,讓台北樂迷感受到兩款不同的爵士風情。

先說這兩場爵士音樂會的視覺感受,李敬子一出場高佻纖細的身材遠比想像中更凸顯鮮明,一襲改良式旗袍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她的舞台架勢有股落落大方的端莊,不僅壓得住場面同時吸引全場焦點。而滿頭華髮的渡邊貞夫則穿著一身白色的西裝出場,身高在其他團員中一點都不突出(他的黑人鼓手超高),若不是鮮明的服飾與燦爛的笑容,還真有點不起眼。李敬子的外型如同他的嗓音般充滿磁性,舉手投足充滿巨星的架勢;而渡邊貞夫則以平易低調、略帶羞澀保守的肢體語言引導樂團。舉例來說,當李敬子「作球」給團員solo時,她依然會待在舞台中央與solo團員互動著。但是,渡邊貞夫則會讓出舞台,甚至走到沒有燈光的邊台靜靜欣賞,讓團員盡情表現;要不然他就拿小型敲擊樂器當伴奏,豐富節奏的律動。因此兩人兩種不同的舞台肢體語言,也就呈現不同的音樂風貌,李敬子的場子略帶流行演唱會的氣氛,希望聽眾投注更多入熱情。而渡邊貞夫則更強調音樂的和諧默契,一種溫文儒雅的風範。

音樂表現上,被稱為日本首席爵士女伶的李敬子,歌聲乍聽之下很難與她東方且高挑的形象聯想在一起,她的聲音不僅厚實更充滿磁性,現場動態表現之大遠勝錄音中。也唯有聽了現場才真正能夠體會,以「包容著妮娜西蒙(Nina Simone)高難度技巧表現,及蘇珊麥考克(Susanna McCorckle)輕柔揮灑濃情特質。」形容她歌藝的真正意義。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幾次錯落的開場掌聲催促之下,查理海登的西岸四重奏終於緩緩地步上國家音樂廳的舞台,雖然出場有點遲,但是對多數爵士迷來說,今晚舞台上的人物,可能是來台演出的爵士藝人中,名氣最大、實力最強的,內心的興奮與期待,早就淹沒了無關音樂的小問題。

舞台上有個透明隔牆,將鼓手、薩克斯風手與貝斯手隔開,查理海登站上後方的台子後,透過麥克風說了不少話,讓現場氣氛頓時輕鬆不少。音樂開始時,筆者強烈地感覺到舞台上四個歐里桑有一股多年合作的默契,那是一種不用言語甚至眼神溝通的無形感覺。舞台上的位置是這樣的,鋼琴手Alan Broadbent在前排左、薩克斯風手Ernie Watts在前排中、鼓手Larance Marable在前排右;而貝斯天王查理海登則獨自在後排較高的小台子上,而透明隔牆的主要目的是阻絕爵士鼓以及薩克斯風對貝斯演奏者干擾的直接音。

個別表現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0年的台灣可以說是爵士演奏年,此話怎講?看看這幾個月來台演出的爵士藝人的份量與頻率,就可以知道這幾年來爵士樂的推廣並沒有白費。李敬子4/1、渡邊貞夫4/30、柯特尼派恩6/14&6/17、尤瑞肯恩6/20&6/24、木住野佳子6/23&6/24、查理海登7/19&7/21、古巴爵士樂團7/27&7/29,一連串精采的爵士演出,讓爵士迷彷彿置身大型的爵士音樂節。

幾天前,我巴黎傳播的安排之下,上賀立時先生的廣播節目「音樂雜誌」,介紹即將來台的英國爵士薩斯風手柯特尼派恩。席間,賀先生一席話:「你是怎樣開始聽爵士樂的?」我覺得拿來當作這一次的主題相當適合。

我從來不諱言自己聽古典的「歷史」遠超過爵士,在過去無論唱片收藏、音樂認知也都以古典音樂系統為重,也可以這麼說,在我還不會買唱片時就已經在聽古典音樂了。但是,可能因為拜中時娛樂周報爵士評選所賜,不少未曾謀面的朋友都以為爵士音樂才是我的主攻。事實上,許多前輩好友聽爵士的功力都遠在我之上,但他們往往事務繁忙,才讓我有機會下海在爵士樂的欣賞上「班門弄斧」。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在音樂網開闢專欄,不過每個月為了想出不落俗套,同時又對爵士迷有幫助的題目,還真是一件苦差事。因此我想出類似「爵士名曲版本比較」的方式,來談談我個人最喜歡的爵士名曲「枯葉」(或者譯為秋葉,Autumn Leaves)吧!一來追憶「平面CD Hi時期」的未酬壯志,二來探討爵士樂版本比較的幾種可能。

為什麼喜歡「枯葉」呢?爵士名曲那麼多,「Summer Times」、「My Funny Valetine」、「Round Midnight」等等,都有著無數的演出版本,為何我獨獨鍾情這首曲子呢?冷靜地思考,可以歸納出三大理由,第一是因為「枯葉」是少數我可以不看譜,在鋼琴上即興彈奏的曲子,可以隨著心情的不同變化著和絃語法。第二「枯葉」有著慵懶舒緩的氛圍,不僅「質感好」同時「塑性高」,可以隨樂手的屬性進行改裝變形。第三「枯葉」是我當兵時最常聽的曲子之一,軍旅生活形隻影單的心情正好也投射到該曲中,因此與成長過程有緊密關係。

仔細地查閱我大約千張爵士唱片,「枯葉」的版本並不算太多,剛剛好十一個版本,分別是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Bill Evans、Paul Dessmond、Eliane Elias、Mynton Marsalis、Joe Morello、James Moody、Jacky Terrasson、Ben Webster、Tom Harrell、Dream Session等人。其實,我平時也不會刻意挑選「枯葉」的版本加以收藏,累積到十一個版本完全是自然產生的情況。隨著心情的不同,有時就會挑不同版本的「枯葉」來欣賞。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