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聽古典樂是心靈的修鍊,那麼聽爵士樂就是一種氛圍的感染。」這句話說明欣賞爵士樂其實不必正襟危坐,聽得過癮才是重點,因此敞開心胸絕對是最佳的入門鑰匙。

儘管如此,我還是經常會遇到「到底怎樣開始聽爵士?」、「爵士樂如何入門?」這樣的問題。其實,有這方面疑問的朋友,其實大多不是爵士樂的門外漢,他們的問題精確一點翻譯應該是:「如何有系統的欣賞爵士樂?」

有道是「一種米養百種人」,同樣聽爵士樂也是「一種樂聽百種人」,有的人胡亂挑著雜誌推薦的爵士唱片聽,就覺得自己的爵士生活相當充實。但也有人爵士唱片已經一籮筐,心情卻越發不踏實,因為似乎找不到自己的爵士收藏風格。如果您屬於後著,有著與爵士樂「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那麼這篇文章正是專門為您所寫的。

接下來我要提供自己欣賞爵士樂的心得,簡略分成「基本認知」、「欣賞系統」、「相關輔助工具」三部份說明,同時佐以欣賞方法更成熟的古典音樂對照之。

基本認知

不論您是一開始聽音樂就聽爵士樂,或是從別種音樂類型轉戰爵士樂領域,瞭解爵士樂的起源遠比知道爵士樂的定義重要。因為瞭解起源是歷史追溯的動作,而定義卻往往只是片面的觀點闡釋。

您必須體認到爵士樂的基本發展,是源自於草根、鄉土,情愫是思鄉的、吶喊的。不同於古典音樂出自教會、宮廷,美感是規範的、精緻的。有了這份認識,您也就不會再有「他的薩克斯風怎麼走音這麼嚴重?」、「他的小喇叭聲音吹得好破?」這類的疑問。因此,想要有系統地欣賞爵士樂,首要就是瞭解體會爵士樂的「成長歷程」,唯有瞭解它的過去,您才有可能擁抱它的現在,期待它的未來。

瞭解爵士樂的過去,最好當然是沿著歷史的軌跡前進,輕鬆一點的人一定要讀時報出版的「認識爵士樂」(Jazz For Beginners),嚴肅一點的朋友就要買一套是世界文物出版的「爵士音樂史—上、下」(Jazz:A History)回家KK了。

欣賞系統

「基本認知」之後,對爵士唱片迷來說,接下來必須瞭解爵士樂欣賞的主流系統,乃是在於樂手而非作曲家或曲目。拿知名的企鵝評鑑的編排來看,就可以瞭解其中奧妙。在企鵝古典指南,是以作曲家姓氏排序,再以曲目細分各專輯。而企鵝爵士評鑑,則直接以演奏樂手姓氏排序,然後列出各時期專輯。

因此欣賞古典音樂時,多數人會從時期、作曲家、經典曲目、藝人著手,進階者才又考慮廠牌、樂團、錄音等因素。而想要系統化地欣賞爵士樂,在初步大略瞭解歷史原由之後,當然主要從知名藝人下手。

爵士樂強調表演者本身的原創性,因此也可以說它是一種「英雄主義」,樂手當時的視野主導著專輯的水準,如果再加上不同時期搭配不同樂手所激盪出的多樣風情,光是從表演者這個欣賞系統進入就夠令您眼花撩亂。如果再進一階,流派、樂器、名曲、編制、作曲家、唱片公司也都是相當有意思的系統。

以小喇叭手邁爾斯戴維士(Miles Davis)為例,聽他的音樂就可以體驗BeBop、酷派、調式爵士、電子融合爵士等不同風格時期。在從與他合作過的樂手出發,又可以更進一步交錯出一張綿密的人脈網,例如:鋼琴手霍倫西佛(Horace Silver)、薩克斯風手蓋瑞穆里根(Gerry Mulligan)、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吉他手約翰史考菲爾德(John Scofield)、鼓手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等不同階段的高手。

如果鍾情小喇叭這項樂器,還可以拓展到其他小喇叭手如:迪吉葛里斯比(Dizzy Gillespie)、卻特貝克(Chet Baker)、李摩根(Lee Morgan)、肯尼杜罕(Kenny Dorham)、佛萊迪赫巴德(Freddie Hubbard)等人。(待續)(Copyright:克拉伯爵士2000/12/26)

●爵言爵語:如果說,聽古典樂是心靈的修鍊,那麼聽爵士樂就是一種氛圍的感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zzclub 的頭像
    Jazzclub

    Jazzclub

    Jazz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